引言:8月25日,东风集团股份(00489.HK)历经10个工作日停牌调整后复牌,股价迎来显著上涨,市场对其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港股上市的关注度持续攀升。
这场以 “介绍上市+私有化”为核心的资本运作,不仅是东风集团新能源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,更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在新旧动能转换浪潮中,探索央国企资产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。
没有新发股份、不涉及首轮融资,岚图汽车将要赴港上市为何能点燃资本热情?答案,其实就藏在岚图汽车自己身上。
要理解岚图汽车这次介绍方式香港上市的核心价值,首先需厘清以下关键操作的本质: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特殊方式,核心特点是上市时不发行新股、不涉及融资,仅将现有股东持有的证券在交易所挂牌交易。同时,东风集团股份正在进行的私有化,则是由大股东发起,全数买回中小股东股份,使上市公司转为非上市公司的操作。二者互为前提、同步推进,构成了东风集团盘活新能源资产的 “组合拳”。
具体来看,本次交易采用“股权分派+吸收合并”的组合模式,落地路径清晰。第一步,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 79.67% 岚图汽车股权,按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份类别向全体股东分派,让股东直接持有新能源核心资产;第二步,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,实现独立上市;第三步,东风汽车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(武汉)投资有限公司作为“吸并主体”,向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东风汽车支付股权对价,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,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的100%控制。
资本破局:新旧动能转换下的创新
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,新旧动能转换并非偶然,而是产业发展规律、市场需求变革与国家战略导向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。
从产业背景看,传统燃油车领域,中国车企长期面临核心技术如高端发动机、变速箱受制于人的困境。2017年,中国燃油车销量达到2810.19万辆的历史峰值之后,进入长达8年的下滑之路。彼时,新能源汽车销量仅77.7万辆,总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2.69%。
此后,新能源汽车凭借政策支持(如双积分政策、购置补贴)与技术突破(电池能量密度提升、充电效率优化),实现爆发式增长。到了2024年,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1286.6万辆,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.9%,较2023年提高9.3个百分点,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,成为拉动汽车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。最新数据显示,每天有超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道路上。5年前,这个数字不到500万。
在此背景下,传统车企普遍面临旧业务拖滞、新业务难突围的困境。一方面,燃油车资产折旧、渠道成本高企,拖累整体利润;另一方面,新能源业务依附于集团体系,资源分配有限、决策效率低,难以与市场化新势力竞争。东风汽车此次 “介绍上市 + 私有化” 的创新组合,正是对这一行业痛点的精准破解,其深层价值体现在三方面:
从资产盘活角度,岚图汽车作为东风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,2024年交付 8.57 万辆,同比增长 70%,2025年以来更实现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。此次,岚图汽车将以介绍方式独立上市,既让股东直接持有高成长资产,又使岚图摆脱传统架构束缚,获得更清晰的估值逻辑与融资空间。
在战略聚焦层面,私有化东风集团股份后,东风汽车可通过境内全资子公司实现对其 100% 控制,将传统燃油车相关资产与岚图的新能源资产进行清晰划分。这种 “分拆优质资产上市 + 整合传统资产” 的操作,能集中资金、技术投入岚图汽车的智能化研发创新、国际化布局(欧洲、中亚市场拓展)与产能扩建,符合国家 “推动央企聚焦主业、做强做优新能源产业” 的政策导向。
从行业示范价值来看,不同于传统分拆上市 “新发股份融资” 的模式,此次操作不涉及新股发行,通过 “股权分派 + 现金对价” 保障中小股东权益,平衡了 “战略转型” 与 “股东利益” 的关系。这种 存量优化而非增量扩张”的思路,为其他央国企提供了参考,如何在不稀释核心资产股权的前提下,实现新旧业务的价值分离与独立发展,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。
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岚图汽车的独立上市,标志着东风汽车新能源业务正式迈入 “科技 – 产业 – 金融” 良性循环的新阶段。过去,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业务多依附于集团体系内,面临资源分配有限、决策效率不足等问题;如今岚图以独立主体登陆港股,不仅能以更清晰的高端定位参与全球竞争,更能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,加速核心技术研发与海外事业布局。作为东风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核心资产,岚图汽车上市后将带动东风自主新能源品牌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从岚图汽车的高端突破,到全谱系品牌的协同发展,最终形成 “高端引领、全尺寸覆盖” 的品牌格局,完成东风汽车旗下品牌矩阵的价值重塑。
技术筑底:岚图与中国高端智造同频
岚图汽车于2019年组建,是东风汽车面向中国汽车工业下一个50年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,肩负着推动东风汽车向新能源转型,助力东风品牌向上和探索自主发展新模式、打造最佳运营实践的双重使命。
彼时中国汽车制造正处于 “电动化萌芽但高端化不足” 的阶段:新能源市场以中低端车型为主,核心技术如高端空簧、智能电动架构、超快充设备等仍依赖进口。”组装式创新”成为行业普遍现象,核心部件、底层架构高度依赖外部供应商,缺乏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。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,岚图从诞生之初便选择走一条难而正确的路,确立 “自研为根、合作为翼” 的路线。其技术发展历程,本质上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智造从跟跑到并跑”再到领跑的缩影。
成立初期,是岚图汽车突破 “卡脖子” 技术、奠定自主基础的关键期。彼时,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型面临 “配置溢价” 困境。例如,百万级豪车搭载的空气悬架,国内车企因缺乏自研能力无法下探。岚图汽车联合孔辉科技,从 0 开始研发国产空簧,2021 年成功搭载于岚图 FREE,将这一配置带入 30 万元级市场,实现国产空簧从 “0 到 1” 的突破,不仅降低了高端配置的成本,更打破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。
之后,随着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 “智能化竞争” 阶段,岚图汽车加速核心技术迭代。在核心技术自研领域,岚图汽车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从底层架构到关键系统,构建起覆盖 “三电”、智能驾驶、整车平台的完整创新体系。
岚图汽车正向开发的 “ESSA架构”,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生智能电动整车架构,打破了传统燃油车架构向新能源适配的局限,为车型研发提供了更灵活的模块化基础。另外,岚图汽车自主研发的 “岚图 VP1000” 超快充桩,更是全球首个兆瓦级品牌超快充桩,每秒补能1.7公里,充电速度全球第一,为补能效率树立新标杆。这些核心技术,共同构成了岚图技术体系的 “骨架”,支撑起产品从基础性能到智能体验的全面领先。
智能化赛道上,岚图汽车的突破同样令人瞩目。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 “天元智架”,创新性地集成了中国首创的 “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” 与 “鲲鹏 L3 级高阶智能安全驾驶系统”。前者通过多传感器融合、冗余控制技术,构建起覆盖高速、城区的全场景安全行驶保障;后者则在决策算法、场景应对上实现突破,能应对突发障碍物、复杂路口等高频难题。在行业智能驾驶仍聚焦 “功能实现” 的阶段,岚图汽车率先将 “安全” 作为核心底线,通过技术冗余与算法优化,让辅助驾驶不仅 “好用” 更 “可靠”,这种以用户安全为核心的研发逻辑,正是其技术厚度的体现。
8月22日,岚图汽车发布的岚海智混技术,作为全球首发的智能超混 800V 技术,用一组数据刷新了混动车型的价值标准:在中大型混动车型上实现 360-410 公里纯电续航(相当于一周通勤无需补能)、超 1400 公里综合续航(满足跨城长途需求),常温下12分钟即可从20%充至80%电量,5 分钟补能可增加123公里续航,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让车立即出发。不仅解决了混动车型 “纯电续航短、补能慢” 的痛点,更完成了中国新能源混动技术的重大突破。这种 “自研保底线、合作提上限” 的模式,既守住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安全线,又通过技术普惠,推动中国高端智造从技术突破”走向市场认可。
据了解,截至2025年6月,岚图汽车累计布局专利4000多件。。
岚图汽车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,并未局限于 “闭门造车”,而是通过与华为等伙伴的深度合作,实现 “1+1>2″ 的效果。
例如,8月28日上市的全新岚图知音,是岚图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力作,双方进行了13个月的联调联试,确保了智能系统在各种路况下的稳定表现。
这份”技术成绩单”,正是其赢得市场信任的核心底气。”研发 – 专利 – 产品 – 市场” 的正向循环,正是岚图能在高端市场快速立足的核心原因,也为中国汽车品牌 “以技术赢信任” 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。
市场向上:从规模增长到价值释放
资本市场对岚图汽车的判断,最终需依托实打实的市场表现支撑。总体看,岚图汽车的销量增长并非依赖 “价格战”,而是通过 “产品精准卡位 + 用户生态构建 + 国际化拓展”,实现从规模增长到价值释放的跨越,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深入分析。
从产品矩阵看,岚图汽车稳步推进 “三年三品类、五年五款车” 战略,构建 “SUV+MPV + 轿车” 的全尺寸产品矩阵,每款车型均瞄准市场痛点。在高端新能源 MPV 领域,2023 年前我国市场被别克 GL8、丰田赛那等燃油车垄断,而且岚图梦想家以 “新能源 + 豪华配置”(如双侧电动滑移门、后排航空座椅)切入市场,自 2023 年起多月位居新能源MPV品类月度冠军,成为自主MPV向上的标杆。
在新能源 SUV 市场,此前车型普遍存在 “纯电续航短、智能配置低” 的问题,岚图 FREE + 以 “可油可电 +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 ADS4、空气悬架”,迅速跻身跻身“20-30万混动SUV销量TOP3”,重新定义了该细分市场的价值标准。
接下来,岚图汽车的产品攻势还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。8月28日,岚图汽车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岚图知音纯电SUV将正式上市;8月29日,搭载岚海智混技术的2026款梦想家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,作为全球首款800V智能超混MPV,有望延续其MPV市场的优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岚图汽车年内还将推出岚图追光L及全尺寸大六座SUV,进一步完善产品拼图。可以说,每一款新车,都是岚图技术实力的落地载体,更是其抢占高端市场的利器。
在用户运营层面,岚图打破央国企传统 “To B” 销售逻辑,作为国内首家采用直营模式的央企新能源品牌,通过 “用户共创” 重构品牌与用户的关系,打造 “用户之夜” 超级 IP。2024 年吸引 2800 余名用户现场参与、1.4万人实现线上和线下互动。岚图汽车成立了 23 个官方认证车友会,推动用户自主举办上百场活动,并组建用户共创委员会,将产品优化建议权交给用户。这种 “以用户为中心” 的运营模式,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,更打破了公众对 央企的刻板印象,为高端品牌积累了情感价值。
强化国内经营发展的同时,国际化市场开拓为岚图汽车开辟了 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自 2022 年出海以来,岚图快速进入挪威、丹麦等欧洲市场,2025 年会加速进入中亚、中东、中南美市场,成为名副其实的 “最快走向全球的央企高端新能源品牌”。随着”Let’s VOYAH共岚图”出海计划的推进,这种 “双向赋能” 的国际化路径,为岚图开辟了长期增长空间,也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 “走出去” 提供了参考。
行业引领:高端制造的样本价值
岚图的港股上市,不仅是一家央企的 “新起点”,更承载着中国汽车产业从 “制造大国” 向 “制造强国” 跃迁的使命。其对行业的引领价值,并非体现在短期销量或市值,而是通过 “技术自研、模式创新、责任担当”,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高端化路径。
在智能制造领域,岚图工厂作为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,采用 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实现4款车型混流生产、上万种配置随机生产,118 秒即可下线一台车,产能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这种柔性生产模式,不仅解决了传统车企 “单一车型产能过剩、新能源车型产能不足” 的矛盾,更将传统燃油车工厂的设备、人员资源重新激活,为行业提供了产能再利用”的样本。
绿色制造层面,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,岚图以 “绿色能源生产绿色汽车” 为理念,光伏发电、节能减排,年减排二氧化碳11620吨,每年自产“绿电”2000 万千瓦时,占工厂能源消耗13%以上,未来占比将达到25%以上,推动行业从 “规模优先” 向 “可持续发展优先” 转型。
从品牌向上维度看,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面临 “技术信任度不足” 的问题,而岚图通过 “国之盛事用岚图”、”大国外交用岚图” 的品牌实践,逐步扭转这一认知,服务达沃斯论坛、博鳌论坛等国际会议,成为阿拉伯国家联盟、尼加拉瓜等驻华使馆的官方用车,既展示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,也为高端品牌积累了 “国家背书” 的信任价值这证明中国品牌能够在 30 万元以上市场与 BBA、特斯拉等国际品牌同台竞技,为中国汽车行业树立了高端化的信心。
结语:”鲲鹏展翅” 未来可期
岚图汽车计划赴港上市,并非一场短期的资本狂欢,而是中国汽车产业长期积累后,在高端化、智能化赛道的一次蓄力起跳。从技术自研突破 “卡脖子” 难题,到资本运作优化资产价值,再到市场运营构建用户信任,岚图的每一步都紧扣行业转型的核心需求。
未来,依托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资源,岚图有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、加速前沿技术研发(如固态电池、高阶智驾),而其 “自研为根、开放合作” 的发展逻辑,也将为中国汽车高端化提供更清晰的路径参考。
正如岚图汽车 LOGO”鲲鹏展翅”所象征的内涵一样,岚图汽车的潜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增长,更在于助力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走向领跑,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留下中国智造的印记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andianxun.com/nrse/47638.html